來到這裡,你會看見一家由咖啡、歷史、人文與旅行所交會出來的空間。 我們提供一個讓旅人們休息的地方,同時也是推廣在地旅行,重視歷史文化,連結在地產業的地點。 我們提供旅遊諮詢、導覽服務,我們舉辦講座讓更多旅人在這裡連結 故事由我們開始,卻是由所有的旅人共同寫下章節。
開設茶屋是實現家人對於茶的喜愛,為此店長顧維菁也努力鑽研與學習茶知識,訪查各處茶產地與茶廠,尋找各種台灣美好的茶種,一點一滴的打造茶屋裡的各種茶品,而擁有茶藝師身份的爸爸,是顧維菁最好的顧問也是老師,為茶屋提供茶品的選擇以及體驗課程,讓來到這裡的客人都能理解台灣茶的美好之處。
位於城隍廟旁,有一間開立超過40年並且製作出名滿全台的彰化鹹麻糬「大元餅行」,過去承襲辦桌文化的終筵點心便是麻糬,大元餅店原本僅是製作傳統糕餅,剛開始為了符合總鋪師要求製作鹹口味麻糬,嘗試將瘦肉、筍子、紅蘿蔔等精製成餡。
外觀非常不起眼的麵包店,每到了中秋節前,便會看見門口排上長長人龍,排隊的人手上拿著號碼牌,門口還寫上的限量購買的貼紙,為的是讓每個人都可以買的到。
彰化早年即有許多的養豬戶,也是台灣豬肉供應的大盤,對於豬肉料理一直都是相當熟手,除了聞名全台的爌肉飯外,最令人無法忘懷的就是豬肉乾。
由在地原本僅是工廠作業員,卻因為自己對於烘培的興趣辭去工作拜師學藝,做出了口碑更勝台北知名店家的法式泡芙,絡繹不絕的電視報導更添加名氣,現在不僅是在地人必備的小點心,遊客來到彰化也都會帶上一份。
就位於孔廟的對面,一間保有日本時代樣式的建築,就是已經傳承超過50的糕餅「義華餅行」,店內有著彰化知名的在地伴手禮「卦山燒」。
原本只是主菜前的桌上小點心,因為李登輝先生的推薦轉變成了一道主菜,甚至成了來到彰化不可不嚐的點心,開發的老闆原本經營餐廳,現在轉而專心只賣花生了。
民國元年創立,經歷祖孫四代的好手藝,將當地特產「桂圓」(龍眼肉)巧妙的融合進入傳統蛋糕中,用西式杯子蛋糕的點心樣式呈現,甜而不膩又帶著濃厚的桂圓香氣,蛋糕口感綿密,桂圓滋補養生,不但是當地人送禮必備,更是搭配好茶的經典茶點。
糯米炸是用機器將糯米磨成漿,接著壓乾之後脫去水分先保存起來,準備要賣之前才會加水整揉,等到合適的濕度之後開始捏成一團一團的糯米團,接著放入滾燙的油鍋當中開始炸。
73歲的老闆原本就很愛吃芋頭以及蓮子,自己嘗試了將兩種美味組合在一起,沒想到除了綿密口感之外,還夾帶了特殊的芋頭香,一開始分享給朋友時,大家都讚不絕口,後來決定開始販賣這款特別的小點心。
從冰果室開始的老店,現在則已經傳承了三家分店的彰化木瓜牛奶,以完全不加一滴水所打出來的木瓜牛奶,忠實呈現食材香甜滋味。
銅鐘圓仔冰已經第三代,原本就位於小西街區重要的建築「鐵路醫院」 下,是當地民眾的甜食記憶。
就在彰化縣政府對面,舊房子的騎樓下,一早就有一群人坐在小板凳上,津津有味的吃著一碗白色混濁的麵羹,這是彰化熟人才知曉的傳統口味「大麵羹」。
到過鹿港就知道鹿港有祖傳老龍師與阿振兩個肉包老店,而彰化更勝於此,幾乎以冠上姓氏的肉包李、肉包成、肉包明等等。
彰化除了肉圓之外,還有一種點心也相當受喜愛,就是「肉圓仔湯」。在這裡已經賣了三代的肉圓仔湯,每天門口總有許多排隊的顧客,一天只賣不到四小時就賣完了,是當地熱門的小吃點心。